学习和分享,帮我们走过拐点

2月3号,应该是结束春节假期回单位上班的日子,事实上那一天我们都被困在家里,三个在杭州,一个在湖北,一个在福建,一个在嘉兴。

和所有“云办公”一样,2月3号那天连线报到,第一个话题从“你最近的生活状态”开始。当时正是国内疫情最惨烈最不确定,人心最慌乱的时期,伙伴们天天沉溺在铺天盖地不知真假的网络信息中,未知、恐惧、无力感笼罩住每一个人。即便是向来以积极心态去面对社会问题和负面现象的社会组织行业从业人员,此刻,我们依然摆脱不了因强大的未知、恐惧、焦虑带来的下沉感。

此时此刻,怎么安放组织的焦虑和下沉感?

在和全国人民共同期待早日走过疫情数字拐点的日子里,我需要先一步走过团队心理拐点。 

“你最近的生活状态”这个话题给了伙伴们疏卸的机会,每个人都觉得说完这一番话后内心舒服了很多。但是,“接下来怎么工作”?在巨大的不确定性面前,年前精心设计的计划都瞬间垮塌。 有伙伴说,无心工作,假期延续吧。

没有工作和团队的那些日子可以想像是继续下沉的日子。

在Up和Down之间,那个向上顶的力量点在哪里?   

好在有伙伴很坚定地说,我们要回到“常态”。终于大家达成共识:每天上午9:30,由一个伙伴的学习分享来唤醒疫情隔离的每一天;每天傍晚5:30,由一个伙伴诵读一首诗作为彼此“云上”的再见。

学习,可以跨越现实的时空边界,在“此时此地”之外找到对话人;分享,可以在现实世界里找到倾听和回应。

学习、分享;交流、回应,成了那个向上的顶点。

 

2月3号到3月31号,33场小分享,是每个伙伴的学习和思考,也是沉溺的日子里我们对彼此的感知和支持力量。每个伙伴有不同的关注点,独特的视角,意想不到的感概。我们欣喜地发现,这段见不到面的日子让我们彼此更加了解。

这篇文章,就是为了记录这一段不平常的日子,对致朴团队来说是一段弥足珍贵的共同经历。

3月底,家在湖北的伙伴终于回到杭州,致朴恢复了正常的工作。而学习、分享成了这场疫情留给我们的习惯:从四月开始,每两周一次内部员工的学习分享,每天一个伙伴分享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成了致朴的常规。

WX20221129-165302@2x.png

“未来的日子里,无论身处怎样的困境,我们都要保持清醒,保持积极,寻找那个向上的顶点,用团队的力量”。这是第一季度复盘时团队达成的共识,成为致朴文化的一部分,也是疫情留给我们的财富。

33场小分享,我们选取其中的点滴片段和大家分享,感受一下致朴伙伴们的思考。

 

可力,湖北人,是这一次最让伙伴们担忧的人。他坦言,在家的日子状态不好,疫情中的现实让他对社会现实和自己的工作有了一些不一样的感慨。上班之后,两周时间,他全天戴着口罩。

3月5日星期四,分享主题:TED演讲《教师需要真实的反馈》

别人给我们反馈信息,是我们不断自我发展的方式。教师,因为职业的关系,很少能收到系统化的、具体的反馈信息,一般都是“满意”或“不好”这样的评价。这样对老师、对学生都不公平。盖茨基金会已有研究表明,优秀的、经验丰富的教师给其他教师提供系统化的反馈信息,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让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业表现。

3月17日星期二,分享主题:“乡村儿童美育扫描报告“撰写过程中,搜索基金会资助信息的发现

虽然教育公益从“有学上”到“上好学”转变中,但是大多数基金会的教育支出中,奖学金助学金支出依然占据很大比例。

扶贫类项目特别多,且金额巨大。

信息公开程度参差不齐。许多基金会没有公示年检报告、审计报告,有些只公示一半或存在信息错误,年检报告和审计报告中有些关键信息不一样等。基金会中心网-中基透明指数(FTI),全国那么多第一名,且其中有些基金会的公示信息存在错误,FTI公信力是否还在?

 

国琼,特别爱学习也善于学习的“学霸“,致朴的学习担当。因为疫情临时决定放弃过年回家的湖北人。从疫情开始时的沉溺到从学习分享中找到力量,她的每一次分享都能给大家带来思考和收获。

3月23日星期一,分享主题:什么是网络领导力

在网络型领导力(network leadership)的时代,即使不依靠某一特定组织,也能通过更广泛而多元、以信任为基础、以共同的目标为追求的社会网络,与多个利益相关方共事,携手跨越阻隔与界限,从而系统性地解决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和环境问题,比如教育资源不足、环境污染、交通堵塞等等。

要实现网络领导力有四个原则:

信任,而非控制:建立信任并不是说要无条件地互相拥抱彼此,而是说大家愿意并且能够展开实事求是有时甚至是不那么令人愉快的对话,进而达成共识。

谦逊,而非张扬:网络型领导者会将领导的权力交予网络的集体领导力本身,而非一味放大个人的作用。

节点,而非枢纽:网络型领导者与每一位集体行动的参与者一样,都是网状结构中的一个节点,“没有人会是最明亮的那颗星星”。

使命,而非机构:网络型领导者关心的是最大化集体行动的影响力,而不是最大化自己机构的利益。

2月11日星期二,分享主题:我们如何评估机构资助的效果?

机构资助是为支持公益机构实现其使命目标的资助。对机构资助的效果评估重点是看被资助机构如何实现自己的使命,机构如何设置目标来追踪进展,机构资助在何种程度上帮助公益机构取得成功。由于为机构资助做归因非常困难,作为机构资助的资助方,相比“归因”,更重要的是关注自己的“贡献”。需要记住的是,机构资助的本质是我们要全心相信该机构自己设定的目标。此外,我们还可以做的是,在资助前期鼓励被资助机构建立起有清晰目标的发展规划。在资助后期重点关注两项结果,一是被资助机构的能力成长,第二是发展过程中取得了哪些经验教训。

 

显珊,九五后,致朴最年轻的伙伴。长假期间,在家工作同时要辅导比自己小13岁的弟弟上网课,感受一把疫情期间“家长”的苦乐,或许对她理解项目孩子和家长有所帮助。

3月3日星期二,分享主题: 重新思考谣言与真相(信息核查课/方可成)

(1)保持质疑,坚持追求真相。

(2)认识“事实”,得到一个信息,先思考他的生产网络是什么样子的,组成部分的可信程度。

(3)面对具有很强知识性的信息,怎么进行选择:大的原则-有监督和负责;用什么样的方式去支持专业的群体的独立性(帮助他们抵抗政治权利的侵蚀),把群体推到一个正向循环的道路上。

(4)不同的圈子,产生团体性的过滤气泡:主动了解和学习其他圈子关心的话题和思维模式,在讨论的时候多一些其他群体的声音。

(5)没有准确的信息才会导致恐慌情绪

(6)面对传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

  • 传言内容是什么

  • 传言流传的背景:什么情境下出现的,在哪些地方流传,怎么呈现

  • 传言想做什么,它煽动了什么情绪,它想要做什么,那一句打中你的愤怒和焦虑

  • 什么是可以查核的争议点

2月21日星期五,分享主题:纪录片《他乡的童年》(日本篇、芬兰篇)

日本和芬兰在文化上有着很大的不同,一个是纪律严格,遵守秩序,有着传统家庭观念的社会,一个则更加提倡自由、开放,高福利的社会保障让人们的缺乏强烈的竞争意识。不同的文化和社会环境,使得两个国家在教室方式和理念上也有不同。

在日本,学校进行的是集体式教育,强调身体教育,锻炼身体,学习运用身体。日本的教育理念体现在各种细节中,如纪录片中提到的地面、门窗、没有水槽的水龙头等,都在各个方面帮助培育孩子的自我能力和规则意识。在芬兰,政府和社会十分看重孩子和教育,注重于人的投资。芬兰更多是进行常识教育,没有考试,强调为自己而学。所有人对成功的定义是平和的,互相之间很少存在竞争意识。学校之间是平等的,“最好的学校就是最近的学校”,这句话让我印象深刻。

之前看到一个心理学家说,哲学的发展是从自然到社会到自我的,我觉得教育也是一样的。首先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吧,最开始让年纪小的孩子就不要学习那么多,让他去感受自然,去玩;之后到了学龄阶段(也看到一种说法是说是12岁,从心理学角度上),注重社会规则好的人际关系的培养,再慢慢发现自我和探索自我。

这部纪录片让我觉得教育的本质是让孩子学习如何面对已掌握的和未知的未来,孩子不需要完美,只需要真实和自然。

 

阿雷,职业高中毕业的他,做过超市小老板,网约车司机。三年前跟着老师一起加入致朴,一路学习成长,他从一个彻彻底底的“公益小白”成为致朴伙伴口中“最让人产生踏实感”的大后方。

3月16日星期一,分享主题:  做一个最好的你

接受平凡的事实,珍惜平凡的生命,享受平凡的生活,做一个平凡的人,过真实的日子,比什么都重要。“我是一个平凡的人,但我可以过得不平凡”。在致朴的平凡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价值。

2月24日星期一,分享主题:为什么要学会分享

社会越发达,分享越显得重要,人们接触少了,沟通少了,分工细化,更需要用分享来维持社会关系,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方面的分享,都变得十分重要,分享本来属于自己的快乐与悲伤,属于自己的故事,分享你的知识,经验和见解。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且不说分享能带来什么,分享的这个过程其实是最快乐的,懂得分享,才是一个真正的社会人。最后我想说,我们在如此好的团队里,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的努力的工作呢?

 

王南,2019年11月入职致朴,以她的专业敏锐和职业投入很快融入了致朴的团队。是她在大家都沉溺的黑暗时刻,吹响了“向上”的哨子。

2月12日星期三,分享主题:艺术档案袋的启发

分享美国《国家艺术课程标准》中的“艺术档案袋”。档案袋收集了学生的构思、头脑风暴、草图、艺术作品、艺术家陈述、艺术反思回应、自我评估等内容,学生最终的艺术作品只是档案袋中很小的一部分。档案袋提供支架性工具单,工具单可能是半结构的问题、任务引导等,学生通过完成这些问题和任务实现以上内容的呈现。

这些内容与课标制定的艺术创作四个过程:“创造、展示、回应、联结”对应,将培养学生”像艺术家一样思考“的过程显性化。档案袋也成为课标实现过程性评估最重要的资源包之一(课标基石评估作品数据库),是形成性评估的证据,支持最后的总结性评估。

档案袋的形式包括实物型(大纸箱文件夹、装满图纸的盒子),也可以包括数字型(视频剪辑、数字图像、照片和三维作品的数码档案袋)。档案袋体现的形成性评价过程,以及设计支架性工具来支持学生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艺术思维,对我们很有启发。

2月20日星期四,分享主题:协同的力量

针对致朴的“协同成长”价值观,分享《协同的力量》这本书。将“协同商”(collaborative-intelligencequotient,CQ)概念介绍给伙伴:协同商是用来衡量一个人面对重大集体问题时与他人共同思考的能力。人与人之间之所以无法有效沟通,是因为大多数人不知道如何与思维方式不同的人共同思考。思维模式是思考、学习和沟通的模式,思维语言是动觉元素、听觉元素和视觉元素等感性元素的结合体。主要分享了书中“思维才能”部分:有哪些思维才能,如何发现自己独特的思维才能、如何共享团队的思维才能。伙伴们在听了分享之后进行思维才能的自测与分析,并集体形成了团队的思维共享手册。“尊重是最重要的思维品质,能让思维方式不同的人更好地共同思考”,这也是致朴团队所信奉的。

 

花布,致朴001号员工,疫情期间“沉溺”得最深的老愤青。回头反思的时候,她对团队说:在致朴团队里我是真实的、松弛的自己,请大家允许我有“发晕”的时候。希望在这种时候总有一个伙伴是“清醒”的,而且要把这份醒明明白白直截了当给到我们每一个人。

2.18 星期二 分享主题:英国社会企业创新案例走访分享

2017年10月,以学员的身份随“深圳国际公益学院”组织的走访团,进行了英国社会创新主题走访。今天分享其中3个给我留下较深印象的机构。

“食物分享”(Fare Share) :是一家将超市于食品工厂捐赠的剩余食物用于社会目标的机构。它一头连接剩余食物捐赠方,另一头连接关注食品短缺人口的慈善机构,中间连接公众参与食物分拣的志愿服务。当年的数据显示,英国每年有840万人为食物挣扎,每年有27万吨的剩余食物可以重新分配给需要的人们。

编织和平(Knit for Peace):由英国慈善顾问信托发起,为需要的人(包括在英国和设计各地的难民营中的难民)编织衣物的运动。在英国,大约有两万人将他们的编织品捐赠给“编织和平”,又他们分发给全世界有需要的人。

“拍照改变自己”:由一个来自香港的女大学生发起,支持贫困地区的女性拍摄身边的故事,并帮助她们把这些照片有偿提供给需要的商业机构以获得收益。截止当时有来自全球的近千名女性参与其中。

我的体会:

行动:这次走访的社会企业大多规模不大,有的甚至很小,这似乎有点出乎我们的预料。但是给了我一点启示,在中国普遍追求大规模的大潮之中,这种“小而美”的行动显现出独特的现实意义。行动,是改变发生的第一步,无论大小。

信任:在编织和平,创始人介绍了他们的一个特点:没有向捐赠人反馈信息的制度要求。在我们的意识中,强调反馈是公益行业绕不过去的原则,但是编织和平告诉我们,他们依靠的是捐赠人对他们的信任,从来没有因此发生过纠纷。信任,当然是他们用行动塑造出来的。

3.18 星期三 分享主题:关于“儿童抗疫画”的思考

大家可能都看过“6岁小设计师用44张画为拒绝食用野生动物发声”这个帖子,给我的第一感受是:真正好的儿童作品总是能打动大多数人的。想起之前分享的网上那些铺天盖地的千篇一律的儿童“抗疫画”,以及我们前几天我们的项目老师——幸福老师的线上美术课设计,当这三个东西放在一起的时候,我有以下是思考,也希望以此来思考我们的美育项目。

  • 艺术是儿童的一种表达,但是首先要确立儿童作为表达主体的存在。是儿童有表达的需求和欲望,而不是“老师/家长要我画的”。

  • 儿童和他要表达的对象之间是有一种天然的连接的,成人要做的是支持儿童确立自己和表达对象主体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的基础是儿童天性,而不是“老师/家长让我这样画的”。

  • 儿童表达是受他的生活经验影响的,成人的职责是丰富儿童自己的经验,而不是告诉他成人自己的经验。

  • 艺术表达的技法不是成人教出来的,而是影响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