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于我们
致朴介绍
信息公开
团队成长
公益项目
美育实验室
美育领域发展
过往项目
资源共享
童声传达
童画
童诗
致朴同道
资助伙伴2022-2023
合作伙伴2022-2023
志愿者
致慧团
加入致朴
最新动态
机构动态
“小而美”美育行动方案包
ABOUT US
童声传达
这些作品是致朴公益项目积累的最珍贵的财富,生动如每一个孩子不一样的脸庞。
童画
童诗
向日葵的故事
疫情居家的故事(2)
疫情居家的故事(1)
大树的眼睛
《门神》系列:用孩子们的创意开启新年祝福(四)
《门神》系列:用孩子们的创意开启新年祝福(三)
《门神》系列:用孩子们的创意开启新年祝福(二)
《门神》系列:用孩子们的创意开启新年祝福
自画像(三)
自画像(二)
自画像
一千年以后
我的超级英雄
月饼里藏着的祝福
邀请你点开孩子的作品
我的画,跟大自然的美好景物有关
山脚田边是外婆的家
我爸爸单位旁边有一片樱花林
留白,是另一种表达
万物清明,童心生长
1
2
3
共 3 页
向日葵的故事
作者:徐舒峰
这个小朋友对军事题材很感兴趣,不论是什么主题内容,他都可以把它们联系起来。
了解详情
疫情居家的故事(2)
作者:占子轩 、许慕晨
过去的几周,在疫情的影响下,常山的孩子们开始了居家学习的日常。在持续的线上学习中,老师们发现: “孩子们从早到晚拿手机上网课,家人很少关注孩子的情感需要,很多孩子们感受到空虚和孤独,他们需要真实的接触与交流,不管是和人还是和周围的环境” “孩子需要同伴和彼此的交流” ...... 为此,几名美术老师即兴发起了“日记画”的美育小行动,先在自己班级的课堂中实践起来。 这是第二篇,来自孩子们记录的生活故事!
了解详情
疫情居家的故事(1)
作者:唐欣怡
疫情隔离在家的每天,你和家人会发生什么“鸡飞狗跳”的趣事吗? #读一读欣怡的故事,你产生共鸣了吗?
了解详情
大树的眼睛
作者:常山县白石小学四(1)班学生创作
为什么这里会有一只只“眼睛”是谁创造了它们?为什么要放在这儿?
了解详情
《门神》系列:用孩子们的创意开启新年祝福(四)
作者:严浩宇
红色象征着吉祥,门神的颜色是红色的,可以为大家驱凶辟邪、祈福纳祥。
了解详情
《门神》系列:用孩子们的创意开启新年祝福(三)
作者:黄欣瑞,关思琦
这对门神叫做“守护”,门神的手里拿着长枪,身上穿着铠甲,希望他们能守护我们家乡的人,让我们永远幸福快乐。
了解详情
《门神》系列:用孩子们的创意开启新年祝福(二)
作者:罗序依
你发现这对门神的神奇魔力了吗? 小朋友最想祝福的人和话语是...
了解详情
《门神》系列:用孩子们的创意开启新年祝福
作者:余欣、詹贝迪
“致朴·传统节日美育课程”系列里,《春节·门神》是最受欢迎的课之一。「乡村儿童社区美育课堂」是致朴和常山社区学院为当地的乡村孩子们在社区开设的第三学习空间,以美育为方法和路径,开展体验式、社会化学习,希望能够激发儿童内在感受和自主表达。 春节之前,孩子们走进村庄,和村民们聊天,了解他们的新年愿望,并根据他们的愿望创作了独一无二的门神。经由门神课,小朋友们看到了千百年来中国老百姓不变的期盼:家人平安和睦,老人安享长寿,孩子健康成长,门庭无灾无祸,收入年年有余。这些看似普遍的愿望,因为面对面的联结,变得具体和真实,让小朋友和我们都多了一份牵挂。 虎年新年到来之际,带来5期【童画】。让我们在孩子们无限创意中,开启充满奇妙与祝福的新年。
了解详情
自画像(三)
作者:项奕哲
项奕哲:一开始说要作画的时候心里已经想好自己要画孙悟空了。因为觉得自己和孙悟空很像,我们俩的眼睛很像,都特别凶。孙悟空很淘气,我也很淘气,孙悟空喜欢跳来跳去,非常好动,我也是。
了解详情
自画像(二)
作者:王梓琦
一幅抽象的自画像,TA会是什么样子的? 梓琦小朋友给出了他的想象, 用斑驳的剪贴色块,重新“组建”了自己, 大胆而跳脱,让他的自画像成为独特的存在。 站在别人的肩膀上,小朋友获得了一次换一种 视角看世界的体验。 如果是你,你会如何构建抽象的自己呢?
了解详情
自画像
作者:曾书莹
了解详情
一千年以后
作者:郑雨濛
了解详情
我的超级英雄
作者:陈芷晴
了解详情
月饼里藏着的祝福
作者:陈羽
中秋刚过,说起月饼,最让你回味的是什么?除了舌头过瘾,更多的许是祝福吧!猜猜:陈羽小朋友的月饼里藏着哪些祝福?
了解详情
邀请你点开孩子的作品
作者:杨晓慧
2020年初,因为疫情,致朴开启“童画”栏目,以孩子的作品作为我们前行的路标,陆续发布了33幅乡村孩子的作品,希望能够通过孩子的作品看到不一样的力量。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一直在尝试寻找更多元的方式呈现孩子们的光芒。 从本周开始,致朴开启另一种儿童作品的呈现——我们邀请点开作品的你,和我一起寻找孩子的内心,通过小朋友的画笔,找回观看时间的纯真角度。 每一个孩子的作品,总是藏着TA可爱、有趣的小心思。
了解详情
我的画,跟大自然的美好景物有关
作者:林冠翔
本周童画为大家带来两幅作品,小作者是白石·社区课堂的飞毛腿(白石小学林冠翔)。刚刚过去的一学期,在两个不同时间他创作了两幅同主题的作品——家乡的田野。 他的美术老师曾分享:“不知道为什么,我总是对他的作品有所偏爱。”这句话对我,也何尝不是呢。不论什么时候,他总用他质朴、善良和宽容对待所有人,时不时也会带你一起看看他发现的小惊喜和小美好:“你看,我在路上捡到了一颗蛋”、“哇,这是干掉的蝴蝶,真美”、“这里有虾欸,有趣,你们快来”、“我想把这些草带回去,觉得很美”...... 飞毛腿的画,就像是他的人,又超越我们眼睛能看到的他,质朴、简单,真实而有趣,画如其人,确是如此。
了解详情
山脚田边是外婆的家
作者:姜紫萱
当孩子和自己对话,和自然交流,和家乡联结,家的样子就自然浮现出来了。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这幅画,来自白石社区课堂的孩子。我们和孩子一起走到田野中,寻找田野的颜色,观察小动物,跳到水渠中抓虾,还记得紫萱打开她的本子里收集的满满的绿色。 当孩子们真正听过、看过、触摸过、感受过自然、田野,最终流淌在画面上的是记忆最深处家的样子。
了解详情
我爸爸单位旁边有一片樱花林
作者:饶周逸
“这个女孩是一个有自己想法的孩子,是少数不会模仿老师的孩子。”她的老师和我们分享到。听这句话的刹那,就不由地就开始遐想。 五一长假,邀请你细赏这幅不一样的春景,不知道你是不是和我们一样,感受到小作者内心的小浪漫。
了解详情
留白,是另一种表达
作者:占曾媛
当在美育项目老师课堂小打卡上看到“春天的田野”系列作品时,我第一眼就爱上了这幅画。充满生机的色彩,以及中间自然流淌的留白,让这幅作品显得那么简单、独特而又充满联想。 更惊喜的是,在美术老师带着孩子们观察并创作了春天的田野的水墨画后,同班的语文老师立刻将它与语文课堂结合起来,带着孩子们开始写诗。 今天这篇童画,让我们跟着孩子的画笔和文字,一起感受她的春天。
了解详情
万物清明,童心生长
作者:郑齐
有人说,“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最值得入画的节气。万物复苏,群山尽染,花草带雨而开,是最春色的景象,可以说清明本身就是一幅水墨画了。 在致朴的《传统节日美育课程》中,清明的意蕴是生长。今天带来的是湖南省溆浦县一位小朋友眼中的春景,墨色晕染,亦浓亦淡,她说,我看到了农民伯伯翻过的黑黑的田地。沿着她的想法,我似乎也看到了被翻耕的田野,所有的植物和动物都开始萌生。 让我们跟着小作者的眼睛,透过这幅画,一起感知春天。
了解详情